牯牛背上,潋滟春波红鲤跃
文/方博军
老伴今年八十一岁了。当人们提起修牯牛背水库时的事,她就神气地伸出三个手指头说,我在水库工地上干了三年,当年你们吴咀小队修水库的人有蔡志国、方博山、吴和富、张桂云,还有熊应华。
老伴名叫毛翠英,娘家住水库梢汪河村的毛花屋生产队,1958年,桐城县政府决定在黄甲铺三道河口修水库。在那大跃进的年头,说话办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秋季就动工。毛花屋队派上了她父亲毛德生等人去水库工地当民工。当年参加修水库的还有石河区、金神区、范岗区、青草区和黄甲区的各公社社员共有三千余人,他们行动军事化,县为团部,区为营,公社为连,大队为排。他们劳动口号是“小雨小雪不停工,大风大雪打冲锋。开工早,收工迟,吃过晚饭再突击”。开始时粮食供应多,够吃。到了1959年,国家粮食减收,水库工地粮食供应减少,不够吃了,民工们常饿着肚子干活,时间长了,有部分人病倒了。毛翠英的父亲也不例外,一次趁机回了家,又到松义庵大舅家躲了几天,水库工地派人来找,没找到才算了。
几天后,祖母要孙女去水库工地取被条,已小学毕业的毛翠英才十六岁,但个子不矮,工地负责人就将她扣下,顶替父亲名额,这也叫替父从工吧!毛翠英在工地上干活,活儿重,时间长,有时挖土,有时挑土,有时装土上车,有时还要给土轮车当纤夫,实在很累。若回家吧,队里食堂又不给饭吃,只好在工地上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1961年夏季,合肥调来了一批劳改犯人修水库,运土实行了半机械化,用机动车拉着装满土的多节车厢到坝脚,再将土倒入槽内皮带轮上,传运到坝上。机械化节省了大批劳力,各区民工也减少了,毛翠英终于回到了家。第二天,大队又派她到吴咀队当监收员。
经过几千人的日夜奋战,1962年夏季,牯牛背水库工程算是大功告成了。库内蓄水,添置了渡船。5月1日,渡槽通水,库管会在渡槽下召开了庆贺大会。那天,桐城中学老师们带着高三学子,由学校包车到现场参观,看到了长200余米、高10米的西水东渡的天桥,宏伟的拦洪大坝,精巧的泄洪隧道。我因有一个多月没回家,这次趁机第一次坐船回汪河老家,午饭后又速回库外,有几个好同学还在等我一同回校呢。
水库蓄水,水位逐年上升。1964年汛期,水位到了吴咀的小河边,当小木船划来时,有老人出门观看,满心欢喜地说,今生还是头次见到船呢!也有老人高兴地说,共产党真伟大,黄甲山谷变平湖,木船行到大山中。水库蓄水,淹没了三道河街、黄铺街、杨树街、汪家河、吴家咀,更淹没了东冲畈、汪河畈及吴咀畈的肥沃田地。居民房屋被拆迁,拆迁费也微不足道,但库区人民毫无怨言,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顾全大局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至于修水库之前牯牛背的原貌是怎样的呢?60后的人估计很遗憾,而我是幸运的。1943年,我家住吴家咀对面的小河庄,离牯牛背只十来里,小时侯去范岗大姑家,在黄铺小学读书,或到三道河小店购物,都能经过牯牛背。
牯牛背是一座形如牯牛状的大石头山,旧时人们就从“牛肚”处修了人行路,过去潜山、舒城、黄甲的人到桐城、安庆等处,都要走这条路。路还宽阔,有几株古枫立于路旁,供行人纳凉。山脚便是河道,对面也是一个很高的大石头山,名“天鹅孵蛋”,两山相对,脚下河道较窄,大约只在几丈宽,北冲河、纸棚河、东冲河的水就从这峡谷处流过。1958年,水利专家勘测,在此处修大坝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水库修好后,有人称为“三道河水库”,文革时又更名“东方红水库”,桐城市人称“城西湖”,现在还是称“牯牛背水库”比较现实些,坝埂西端就在牛背上。
鲢鱼地在库内,离坝300余米处。过去,这河滩内凸起一座小山包,高约四五丈,山场面积约10亩,长满了柴树和杂草。我在学校读书时,学校曾在这举行过一次活动,把该处山包作为“台岛”,找了三位六年级同学扮作“敌人”登上山顶,然后同学们从周围登山搜查,一会儿就把敌人捉住了。那次活动我记忆犹新。
关于鲢鱼地,故事传说很多。有说是明朝末年,吴三桂路过鲢鱼地,得知此处是风水宝地,寅葬卯发,便强行将自己的母亲葬在这里。后来对头人不服气,请来风水先生,想办法制死鲢鱼宝地,便将东边山头起名“撒网地”,西边山咀起名“猫猫地”,根据五行相克原理,可以制死鲢鱼宝地。再又说“水淹鲢鱼腮,吴三桂就回来”,1962年后,水库蓄水,鲢鱼地已沉水底,来往过船人都会提及吴三桂的故事。
桐城人民用血汗凝成的水库大坝坚固扎实,1969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圩区大堤几乎全部崩塌,境主庙水库、汪洋水库的大坝都经不住洪水考验,唯有牯牛背水库水位飙升至96米,大坝仍安然无恙。牯牛背水库保障了全市人民的水源饮用,保证了下游的几十万亩良田灌溉,还能用于发电,更能发展养鱼业。
水库成立了渔管会,放养了大量的各种鱼苗,鲢子、胖头、青混、鲤鱼,甚至还有虾子。库内水容量大,鱼食丰富,鱼苗长得快,各种鱼类都繁殖起来了。库内水边都有鱼,鲤鱼、鲶鱼、鲫鱼为最多,还有些根据特点命名的,如,麻鱼、黄股子、尖头苍、翘嘴白、红尾子……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杂色鱼儿。
长住水边,我目睹了六十多年来水库鱼类的生长变化。除了放养的家鱼外,开始时麻鱼多,后来是黄股子多,再后来尖头苍子,现在是黄、红尾子鱼多。在六、七十年代,汛期水位升高,晚间麻鱼上水,因麻鱼头部粗糙,体肥,很易捕捉,爱捕鱼又不怕冷的人们蹲在水里一摸便得。黄股子鱼尾黄、肚白、肉肥、头小,上水时如果人待在水中,它还会往人身上靠,更多更好捉,我也有几次经历,捉了几十斤黄股子鱼。再后来尖头苍子多,它头尖、身长,适用小网张鱼,很费功夫,但一次能捕不少。很多人都用小网在水边张捕,捕回的鱼晒干、火烘,有香味,再送唐湾等地去卖,解决家庭油盐和零用。现在是红尾鱼多了。
水库内鱼类繁殖最快的要数鲤鱼了。大的母鲤鱼肚子里的鱼籽成千上万,出苗后长得也快,长大后体型大而壮,鱼鳞坚硬,两腮和尾都显红色,背弓,人称鲤拐子鱼。十多斤的鱼在水中气力不小,想捕起来有难度。有一年夏季,洪水过后,鲤鱼上水,姚屋队的李老汉看见了,立即在河道里做了石坝,用柴箩接住水口,次日清早去取,箩里都是大鲤鱼,后来队里人都称李老汉是“鲤拐子”了。
鲤鱼有一个特征,就是喜欢跳跃,大家也都听说过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初夏梅雨季节,水库梢几条小河涨水,汇入库中,这给鲤鱼在水中跳跃带来了大好机会。我爱散步,晚饭后,过了小河桥,又过了大河桥,慢步于广阔的水泥公路,经过吴氏宗祠,再往四顾寨头,随心看山,看水,看人,还看鱼。路旁人家的留守老人也站在门前,看这看那。微风吹拂,水面上潋滟春波,淙淙向前,南大山、牛形山、虎形山的倒影在水面上晃动,这是水库的鲤鱼跳跃的最好时刻。当你停住脚步,只听到海形地、牛形地的水面上“扑通”的声音此起彼伏,随眼望去,那闪亮的鱼身高高跃起,霎时又落入水中,现出了一圈圈涟漪。也许是鲤鱼跳出龙门,到了另一境界。
库里鲶鱼也多,鲶鱼有两根长须,又称“鲶胡子”,过去也喜欢上水,现在少见,可能是改变了生活习惯,在深水里了。
水库过去管理不善,渔业损失惨重。首先是炸鱼,上世纪70年代,炸药器材随便买,人们用空瓶装上炸药,插上雷管、导火索,点燃后抛入水中,爆炸后远处的大小鱼非死即晕,炸鱼人坐鱼盆就可以捞起来。那些年炸鱼成风,不过七四年前后,有好几个青年人为炸鱼不慎炸伤了自身,死于水中,慢慢也没有人炸鱼了。其次是泄洪,雨期河水大涨,库内水位上升,上游浑浊,逼得鱼类转移,大坝附近为了泄洪开闸,鲢子、胖头随水流出,只看到洞口外鱼儿满天飞,也是可惜。最后就是网捕和钓鱼,库区居户几乎都有鱼盆,可以随时下网捕鱼。钓鱼的人也多,近处的、远道的都有,你若来水边玩,只见沿水库边到处有钓鱼人。
党的政策暖人心,改革开放以后,库区人民享受了国家的生活补贴,贫困户更有照顾,青壮年外地务工,有的在城关,有的在范岗,享有了居房,留守老人生活也有依靠。渔政管理到位,沿库公路通了公交车,河道修了钢筋水泥制的大桥,销毁了大小鱼盆,钓鱼人也极少了。
自从确定牯牛背水库为桐城市人民饮用水后,渔政管理有序,发展良好,收益也增大了。水库渔场每年年关都要取鱼,过去自家取鱼效果不好,之后几年请了外地专业队,效果极佳,打渔时出了广告,结果买鱼人络绎不绝,近处的、远地的都有。他们都说牯牛背水库的鱼味道好,鱼肉折耗也小。
渔业兴旺,给库区人民带来了利益。水库渔业收益每年按股份返还到各生产队,这几年每股有2300元左右。来过牯牛背水库旅游的人都说水库风光美,山美、水美、鱼美,其实库区人民心灵更美。最后,希望人们不能忘记大跃进年代参加过修水库人们的辛勤付出,有他们,才有如今的风景独好。
推荐阅读
-
寒渐浓,初冬的青龙峡是您旅行最佳目的地!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以收获的喜悦然而它却承载着别样的一份美丽青龙峡的初冬霜冷万物诗情画意翡翠湖冰清碧透绿意浸寒望亲亭红火热烈光染橙黄让人惊叹初冬的风景也能格外温暖美丽佳人绝世独立美的让人心醉而当雪落青龙峡时这里银装素裹天地一色宛若仙境正式进入冬季宁静模式此时走在这里的每一处都可以过滤掉都...
-
【甘快看】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丨麦积山石窟:天水不仅有麻辣烫,还有这座在山崖绝壁之上的“博物馆”
今年3月份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因为一碗麻辣烫成为新晋网红。大量游客从全国各地涌到这个西北小城,带来暴增的“流量”。其实天水不仅有美食,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同样令人向往。对于游客而言,麻辣烫是“舌尖上的美味”,麦积山石窟等名胜带来的是“视觉上的盛宴”。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尽管在知名度...
-
香港天气预报:2024年10月29日的精彩天气指南!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即将到来的香港天气预报,特别是2024年10月29日的天气情况。随着秋天的脚步逐渐深入,香港的天气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迷人了!那么,这一天的天气到底会如何呢?赶紧跟我一起来看看吧!不过,到了晚上,气温会稍微下降,大约在20到23摄氏度之间。夜晚的香港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在维多利亚港...
-
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 家庭度假宝藏,历史文化与自然的盛宴
檀香山作为夏威夷的首府,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还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而著称。1.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是家庭度假的理想选择,尤其适合和孩子们一起出行。一天的家庭冒险可以从著名的威基基海滩开始,这里以其金色沙滩、清澈的绿松石海水和壮丽的钻石头山景色而闻名。威基基海滩不仅是冲浪爱好者的天堂,...